活動日期 : 2022.12.27
中心與中國地政研究所共同舉辦專題講座,以歷史學觀點重新審視台灣土地改革經驗
社會科學學院空間社會資料整合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中國地政研究所,於2022年12月22日下午2點假綜合院館南棟108教室,共同舉辦專題講座;邀請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Mr. Coleman Mahler,分享他對於台灣土地改革過程的研究。講題為「未完成的國父遺教:地政學家,半官方組織,與台灣土地改革的過程,1937-1960(Fulfilling the National Father’s Legacy: Land Economists and Parastatal Organs in Taiwanese Land Reform, 1937-1960)」,活動除了吸引校內外地政領域的專家以及學生,也有多位目前於中研院近史所訪問的外籍博士生參與。
引言人地政學系林子欽教授,首先提到透過社科院蔡中民副院長的介紹,偶然結識這位深耕台灣土地改革歷史研究的學者。發現不僅研究題目與地政領域高度相關,大量政府檔案以及訪談紀錄的研究方法,也豐富了土地改革研究的視野,因此極力邀請 Mr. Mahler 來到地政教育的重鎮分享目前研究進度。
在講座的開頭,Mr. Mahler 提到本身對於國民黨以及共產黨推動農村土地改革的異同深感興趣。他認為當時國共兩黨都大力推動土地改革,也都具有高度的政策中心化。為了有效推動土地改革,中央需要及時且準確的地方資訊。推動土改時期,中國大陸因為虛報問題吃盡苦頭,中央無法依賴地方的資訊回報。相對地,台灣中央與地方間資訊暢通,對於土地改革推動助益很大。為何同樣是中心化的統治結構,台灣卻能成功建立地籍資料以及測量圖資等基礎資訊,並且據此順利推行土地改革?Mr. Mahler 引用信任技術(technologies of trust)的概念,認為台灣土地改革成功的要素之一,在於地政學家組成的「半官方組織」(parastatal organs)透過地政專業,發揮了推動政府政策的功能,這是以往台灣土地改革研究所忽略的。
台灣在1950年代出現了數個非官方的土地專業相關組織,最著名的包括中國土地改革協會以及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等。這些組織雖然不是官方,卻也得到政府一定的支持。這些組織扮演著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橋樑,不帶有執政者的完整權力,也因此減少因權力帶來的腐敗。同時也透過良好的民間關係,協助政府有效推動各種土地政策。這樣的組織要能發揮功能,必須同時取得政府以及人民的信任,尤其仰賴社會技術、文學技術以及實體技術三大手段。社會技術又稱為社會資本,透過與政商人物良好的關係,這類半官方組織得到政治以及財務的支持。組織自身具有專家學者發言權的社會地位,亦是推動改革的重要利器。蔣夢麟就是當年的一位代表性人物。文學技術是指透過各類文宣的發行,闡述對於國父以及政策的忠誠。例如當年發行的土地改革月刊。最後是實體技術,也就是科學技術與管理,例如地籍測量與督導制度。透過這三大技術,地政學家得以建立起可信的資訊系統,將國父遺教的概念具體實現,成功推動土地改革。Mr. Mahler 承認他或許對於台灣50年代的資訊秩序過於樂觀。但是透過史料以及訪談,他還是相信當年台灣的地政學家與這些非官方組織,合力協助政府克服了取得地方資訊的困境。這個論點,也應該要促使地政學者思考資訊問題以及政治體制的關聯。
Mr. Mahler 不到半小時的報告,就是希望與會者能有充分時間發問與討論。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楊松齡院長以及中國地政研究所吳容明所長都提到,半官方組織當年的確發揮協助土改政策推動的功能。但是同等重要的原因,在於當年蕭錚博士的個人影響力。蕭先生身兼黨政多項要職,也是中國地政研究所創辦人,更是台灣地政教育的開創者。當年政府多位中央以及地方地政要員,都是蕭先生的學生。蕭先生的人脈以及師生關係,不應該在台灣土地改革的故事中缺席。蕭錚博士的公子蕭勝先生,也參加了這場討論。蕭勝先生幾年前由美返台後,曾經擔任中國地政研究所董事長,努力延續台灣地政學術的傳承。他回憶當年跟隨父親走訪各個農村的印象,也感謝大家對於台灣當年土地改革研究的熱情。雖然農地改革被認為是成功的,政大地政學系陳奉瑤教授指出,當年推動的三七五減租,造成的負面影響至今還在。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梁仁旭教授也提到,農地改革之後推動的其他相關土地政策是否成功有不同看法,評斷土地改革的成敗要更為審慎。柏克萊大學另一位歷史系博士生對於文中半官方組織的定義提出疑義。文中似乎將中國土地改革協會以及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視為類似組織,但是前者為民間組織、後者則有較強的官方介入。Mr. Mahler 同意兩者確實不同,但也認為以推動土地改革來講,兩者皆非官方組織,也都透過前述專家以及科技協助推動政策,因此性質上是類似的,但是或許半官方組織不是最恰當的翻譯。
土地改革曾經是台灣享譽世界的成就,但是許多年來卻少有研究。有趣的是,過去幾年台灣和國際都有土地改革的專書出版,土地改革再次被關注與詮釋,注入不少新的觀點。Mr. Mahler 的論文建立在扎實的史料,透過資訊流動的觀點,清楚指出台灣當年土地改革的成功,知識分子(如蕭錚博士)以及專業組織(如中國土地改革協會)都曾經扮演重要角色,這些努力都應該被看到。
◉ 原文報導請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訊〈台灣土地改革經驗的重新審視:歷史學的觀點〉
Comments are closed